close

我所知道的封面設計 by 老貓

我沒學過設計,以下只是老貓十八年編輯工作的心得:

* 封面設計一定有一個核心任務要完成;
* 設計者的工作是確認任務是什麼,然後加以解決;
* 不過那個任務,通常就是傳達我們想傳達的意念(至於那個意念是什麼,是編輯部的工作,不是設計的工作。編輯部如果不知道一本書要傳達什麼意念,那就太糟了);
* 一本書想傳達的意念大部分仰賴文字,少部分仰賴版面和圖像;
* 不考慮文字易讀性的設計是反客為主的設計;
* 不會處理文字的設計,不適合做封面設計;
* 設計是對比的藝術,不是堆砌的藝術;
* 沒有重點的設計,只是浪費版面;
* 最有效的設計就是,砍掉任何沒有意義的裝飾;
* 任何處理都要問,這麼做有助於傳達我的意念嗎?
* 設計不是耍花招;
* 設計不是搞創作;
* 不能為了美麗(或高雅)而妨礙閱讀;
* 因為封面美麗而買書的讀者,數量非常稀少;
* 成功的設計是你的意念能不能明確有效地傳達給讀者(容易看到,容易讀,容易理解,容易知道主從輕重);
* 封面即廣告;
* 好的廣告傳達讀者關切的內容,壞的廣告猶如賣膏藥;


* 封面還有保護效果,不要因為設計而不上光;
* 設計者最好使用排版軟體完稿(因為改字頻率很高);
* 封面設計不能只考慮這本書,你需要考慮它擠在兩百本書的平台上;
* 任何花樣在兩百本書的平台上都沒有用處,越單純的版面反而越有力量;
* 封面、書脊、封底、前後摺口是不同版面,有不同任務,應分開設計,不要為了「整體感」而妨礙各自的任務(沒有人會在書店平攤封面封底,欣賞那個整體感);
* 考慮到線上銷售,記得把你的封面縮成郵票大小,看看書名還能不能辨識。


公司的美編負責的事情大致上是版面設計、封面設計及圖片修飾這三大項。當文編要求美編設計封面時,美編就會依照文編所提供的文案進行設計。

我曾一度考慮要不要和美編陷入無限討論的迴圈,不過以往我多半會選擇妥協,畢竟我不是美編,我不具有這方面的專業。但是有時候回到根本去想:編輯做的不就是這類整合的工作?

可能其他家出版社遇到封面不好看,責任歸屬是美術設計,不過我們就不是如此(至少我認為不是如此),主因是文編過大的權力導致美編,甚至周遭所有環節都喪失了自己的專業、自己的意見。我認為這是一件很值得去改善的事。

「編輯就是什麼都不會」,正因為如此,更需要去與人溝通協調,以達成多贏的目的。

常常想要什麼事都自己來,雖說不切實際、不合編輯工作,但是我想什麼事都該瞭解一點總沒錯。不然,拿什麼東西和人溝通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hostfire 的頭像
    ghostfire

    玩痞鬼

    ghostf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